广东加快培育新模式让红树林变“金树林”

日期:20220905

发布者:小海星

广东加快培育新模式让红树林变“金树林”

潇湘晨报



7月26日是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作为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广东全面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截至2021年底,广东新营造红树林1058.87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63.73公顷,开展红树林营造修复项目34个,其中累计投入中央、省级生态修复专项资金6.6亿元,支持红树林营造项目17个。

创建5个万亩级示范区

仲夏傍晚,位于湛江市区的霞山观海长廊渐渐热闹起来。退潮后的滩涂,留下密密麻麻的小洞穴,不时可见招潮蟹进进出出,外出觅食的鹭鸟在栈道另一侧的红树林树冠上盘旋。海从城中过,红树林起起伏伏,犹如一条“翡翠项链”装饰着城央的这片海。

这样让人心驰神往的场景在广东4000多公里的绵长海岸线时常上演……

截至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广东现有红树林面积共计10651.25公顷,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39.3%。根据《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广东到2025年要营造修复8000公顷红树林。为此,广东各地各部门全力推进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力争到2025年创建5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修复和新营造红树林面积超7万亩。

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负责人表示,让红树林变成带动周边区域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的“金树林”,将综合考虑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和绿色产业发展等内容,充分挖掘红树林生态产品价值,推进红树林及其周边生态养殖、碳汇交易、生态旅游和科普教育等相关绿色产业建设,培育“红树林+生态产业”新发展模式,努力打造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广东样板”。

目前,广东已先行下达省级财政资金1.3亿元支持江门台山镇海湾、雷州东海岸率先开展首批示范区建设,组织起草《广东省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

探索“落地成林”有效路径

实际上,“落地成林”之路仍然难以一蹴而就。

由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围海养殖、开垦和高强度的人为开发,同时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广东红树林的适宜生境大幅缩减。目前宜林空间以养殖塘为主,因此退塘还林成红树林营造任务的重点。

2021年,省自然资源厅部署在湛江开展红树林综合利用实验项目,借鉴桑基鱼塘模式,探索红树林生态修复和养殖塘耦合共存模式。经实地调查,选取湛江东海岛西部养殖塘作为示范基地,通过在养殖塘种植一定面积的红树,达到修复红树林的目的。同时,以红树林生态系统反哺养殖塘内的鱼虾蟹贝,提升渔业产品质量和品质,实现互惠互利。

目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基本完成,初步实现了退塘还湿还林的目标。试验区总面积为366.10亩,红树林群落总面积为222.97亩,其中包括白骨壤、红海榄、桐花、秋茄、木榄等红树树种,初步形成了红树林种植-生态养殖耦合共存模式基本格局,实现养殖水面减少、综合效益增加的良好局面,为养殖塘区域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提供了经验借鉴。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通讯员 张家瑛、郭婉华、刘维怡、张雨昕广州日报·新花城

【来源:广州日报 | 南方日报网络版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和学习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原作者和媒体所有;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注明“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在公众号留言,确认后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