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系统司局长学二十大(一)三大海区局
日期:20221229
发布者:白海豚
自然资源部三大海区局的分党组书记、局长的学习二十大体会的摘录:
一、东海局
自然资源部东海局分党组书记、局长黄海波:
《奋力推进新时代东海区海洋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原文)
五个下功夫:(海域海岛、海洋经济、资源开发保护利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海洋灾害应对能力)
(1)在海域海岛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
进一步理顺海域海岛管理基本架构,强化东海区“三省一市”海域海岛工作协同。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重要要求,用长牙齿的硬措施,加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
进一步做好“六稳六保”用海要素保障工作,加强国家重大项目用海沟通协调和海域现状核查,推进有效投资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好用海保障。
协助上海市将长江口纳入海域海岛管理体系,完成省级海岸带综合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制,完成无居民海岛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试点工作,开展无居民海岛岸线勘测。
进一步创新海域海岛监管技术,实现“东海局海域海岛巡查数据采集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拓宽卫星影像等数据资料来源。
(2)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
在厦门海洋中心试点建设区域海洋自然资源全时域感知中心,拟与高校、企业合作进行系统开发,实现海洋自然资源实时立体监控。
组建海洋经济调查队,在南通、泉州区域试点探讨合作方式及拓宽海洋经济数据来源,建立统计模式,融入地方海洋经济发展大局。
以支撑和服务东海区“三省一市”海洋经济发展为目标,深化与福州市人民政府、温州市人民政府、台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华能集团、上海电力、上海海洋大学、中信建投等近20家单位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海洋科技服务、海洋监管、海洋生态修复、海洋自然资源调查评价、海洋经济调查、海洋人才培养交流等开展共建共享及融合发展;
结合海上风电、光伏产业、海上施工、港口引航、核电安全、海上油气开发等海洋经济活动发展需求,与相关经济实体深入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强化资源共享,促进优势互补。
(3)在强化海洋自然资源开发保护利用上下功夫
充分利用全国海岸线修测成果,将海洋空间资源相关用途纳入用地用海分类体系,做好国家区域战略实施情况跟踪研究,强化海区与辐射内陆的主体功能协调,重点在生态保护修复、防灾减灾和产业布局等方面做好海域与关联陆域的统筹安排。
完成海区海洋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核查,摸清自然资源产权家底,提升海洋资源利用价值,实现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保值增值。
开展东海区领海基点海岛确权登记,推进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数据支撑和产权保障。
履行海区海洋矿产、油气、海洋能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监管职能,收集拓展海洋矿产、油气基础数据资料储备,进一步推进海洋矿产、油气、海洋能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4)在持续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上下功夫
掌握东海区海洋生态现状、近海生态基础状况及年际变化趋势,分析长时间序列下海洋生态变化趋势。
拟选择重点区域开展典型生态系统现状调查,摸清调查区域的生态状况,掌握生态基线,为海洋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支撑。
拟选择代表区域,开展东海区盐沼、红树林等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开展近海海—气二氧化碳通量监测,为海洋碳汇核算和交易等提供技术储备与数据支撑。
切实把海岸带防御能力下降、重要栖息地破坏、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外来物种入侵严重等生态问题突出、民众需求强烈的项目列入优先支持的范围,做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审核和监管工作。
(5)在增强海洋灾害应对能力上下功夫
提升海洋观测预报防灾减灾管理水平,重点开展离岸观测系统建设,优化海区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布局;
开展海洋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建设,提供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精细化服务;
深入探索推进军地海洋观测预报信息资源共享。
推进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向纵深发展,试点构建典型海洋生态灾害的预警监测业务体系,做好生态灾害暴发后的应急监测,重点开展浒苔绿潮灾害防控监管及监测评估。
完善标准、应急预案及工作规程,组织好《警戒潮位核定规范》的牵头修订工作,会同部属单位,制定突发事件海洋生态应急监测工作规程,提高预防和应对海洋生态环境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南海局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分党组书记、局长雷波: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南海区海洋工作高质量发展》 (原文)
南海的特点:“特别是其拥有红树林、珊瑚礁、上升流、海草床等各类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不仅维持了南海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而且使南海成为重要的碳汇资源空间。”
南海局:“着眼提升南海区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按照部工作部署,发挥海区局人才、技术、装备集成优势,指导和服务南海三省(区)基于各自海洋生态环境本底和自然资源禀赋,统筹近海海域、海岸线和近岸陆域生态保护,不断增强生态系统韧性。
聚焦大湾区、北部湾和海南岛,以“蓝色海湾”等生态修复工程为牵引,注重自然恢复、整治修复、控制保护等多维度多措施的系统运用,持续开展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评估和保护修复,努力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自然再生能力。
开展海洋碳汇评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坚持陆海统筹,着眼海洋资源与生态的复合性特征,在注重海洋自身特殊性的同时科学把握陆海相互作用,依照部党组工作要求,切实履行好海区全民所有海洋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
加强海区海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完善海区海洋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系,科学统筹海区内海岸线、海域和海岛开发保护活动。
开展海区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和调查,着力推动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海洋资源,努力以新时代海区海洋高质量发展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由于南海特殊的地理区位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其有关岛屿权益、海域划界、通道安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各类问题复杂交织,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着力点。
南海局始终围绕大局、服务大局,在开展海洋调查观测、服务地方防灾减灾、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工作中深刻体会到海洋安全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方面。
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南海局干部职工在传承中创新,在改革中进取,结合新职责,重塑体制机制、优化业务流程、增强履职能力,在海洋防灾减灾(排在首位)、生态监测预警、海洋数据保障等海洋安全保障工作中不断取得新成绩。
......积极推动建立海区海洋事务综合协调机制。
依授权在海区层面推动建立多部门协同、多领域合作、多要素集成的海岸带、海域、海岛有序开发和综合治理机制、海洋灾害预警和减灾机制以及海上维权联动机制。
加强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结合上级任务部署,不断提高海洋灾害预警报的自主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科学评估和预警各类海洋灾害,强化应对海上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努力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提高海洋信息应用水平。从数据采集、标准化、再分析、业务化等全链条出发,不断优化完善海区海洋立体观测网,确保海区海洋数据采集及时准确、传输安全有序,在国家业务中心指导下,进一步增强海洋信息资源的综合运用能力,提供多元化针对性的南海信息服务保障产品,助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服务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北海局(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原作者和媒体所有;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注明“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在公众号留言,确认后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