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正”啦!—“风云”看地球 (第二期)

日期:20221205

发布者:白海豚

两颗卫星在“试用”表现出色,“转正”!

经过6个月的业务试运行,12月1日风云三号E星风云四号B星及其地面应用系统正式“转正”:业务运行来源)。

网上很多报道都说,这两颗卫星是“实习期”后“转正”(见下图)!


风云卫星“转正”报道(来源

在进入主题前,这里我们先“较真”(商榷娱乐)一下:

风云三号E星、风云四号B星分别于2021年7月5日和6月3日发射,大概1年后(应该这1年相当于“见习期”,刚毕业的“学生”上天工作),于2022年6月1日同时投入业务运行(应该算进入“试用期”)。

实习期、见习期、试用期还真是不同的概念。见习期,可以长达1年;而《劳动法》对“试用期”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最长不得超过个月”。“试用期”结束后才能“转正”拿正式工资!那么,两颗风云卫星“试用期”刚满6个月就转正,完全符合《劳动法》!

以上纯属玩笑!主要也想说明一下,卫星能够真正用起来,很不容易!你看风云卫星,即使上天了,还要:1年的”见习期“、6个月的“试用期”,才能业务应用。其实这两位“见习生”表现还是非常出色的!自然也能按期”转正“(业务应用)了。

这两位“见习生”有什么“出色”之处呢?!

三号E星是“黎明星”!三号E星是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业务卫星,填补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在晨昏时段卫星资料观测空白


风云三号晨昏轨道(来源

四号B星是“尖子生”!“作业”做得有快,又细!它的快速成像仪,可以实现分钟级的250米分辨率区域拍照,远超前辈(风云二号最快要半小时)。

当然,两颗星还有很多优点,我们找机会再专题一一介绍。我们这期先欣赏一下它们的作品:


风云三号E星月平均洋面风场
来源:中国气象局


风云四号多通道云图
来源:海启星


风云四号 透明云图
来源:海启星

气象卫星的分类

我国气象卫星分为两种:极轨气象卫星、静止气象卫星。

(1)极轨气象卫星

全称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顾名思义,就是卫星的轨道都通过地球南北“极”(见下面在轨布局图),其轨道平面和太阳始终保持相对固定的交角,堪称“卫星里的向日葵来源)。如果把地球当作参照物,它们每天两次飞越地球表面上的一个点。极轨气象卫星每天能观测全球表面。

另外,该类卫星的轨道高度仅需800-1000公里(发射难度也相对低很多),由于离地球表面相对于静止气象卫星近很多(静止卫星距离地面35800公里左右,相当于极轨卫星距离的40倍),所以分辨率(可以理解为清晰度)很高!

(2)静止气象卫星

全称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顾名思义,就是卫星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几乎重合(在赤道上空,见下面的在轨布局图)。静止气象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椭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几乎相等,约23时56分4秒。由于静止气象卫星运行和地球自转同步,因此每天对所覆盖的固定区域可以进行高频次的观测。

如果把气象卫星看成是照相机,那么极轨卫星就是边飞边拍的高清照相机,能拍地球“全身照”(一天2次高清照);

而静止卫星就是支了脚架固定位置较远的照相机,只能拍地球的1/3的“脸”(但是可以分钟连拍)。

风云三号E星,与风云三号(该系列均为极轨卫星)C星D星实现3星组网,轮流交错飞行,每6小时就能提供一次完整覆盖全球的观测资料。

风云四号B星,与风云四号(该系列均为静止卫星)A星实现双星组网。B星定点东经133°赤道上空,A星主业务位置是东经105度(104.7度)赤道上空,可以快速拍摄地球的风云动态。

截至2022年,我国已成功发射419颗风云气象卫星,其中7颗业务在轨运行。其中的4型,风云一号、三号(奇数型号)为极轨卫星(见下图围绕两极的轨道的卫星);而风云二号、四号(偶数型号)为静止卫星(见下图水平轨道的卫星)。


风云卫星在轨效果图

风云气象卫星不仅仅在气象部门发挥重要的作用。卫星的原始数据还可以通过用户利用站(接收站)分发给相关行业单位应用。例如,风云四号广州卫星用户利用站(见下图),就主要为海洋部门提供风云卫星数据服务。


风云四号广州卫星用户利用站(承建和运营单位海启星供图)


Last update: 20221205|Pageview:394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原作者和媒体所有;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注明“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在公众号留言,确认后立即删除内容。



Byp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