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


沙滩沙坝泻湖 | 修复工程 |

国家发展改革委 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发改农经〔2020〕837号 (来源|pdf)

屈家树:遵循生态修复规律推动生态环境治理 |国际经验对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修复制度的启示L

Argus |



2023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拟支持项目名单来源
序号 项目名称
1 福建莆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2 福建福州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3 广东汕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4 山东威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5 青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6 河北沧州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7 厦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8 山东东营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9 上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10 河北秦皇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11 天津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12 大连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13 海南三亚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14 福建宁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15 宁波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16 广东潮州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2022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拟支持项目名单来源

序号    项目名称

1  江苏南通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2  海南东方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3  大连庄河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4  山东烟台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5  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6  广东湛江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7  广西防城港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8  海南琼海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9  江苏盐城市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10  辽宁锦州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11  上海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12  浙江温州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13  广西钦州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14  河北唐山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15  山东滨州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16  广西北海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财政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职责
  主要职责是:承担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草原、应急管理等方面的部门预算和相关领域预算支出有关工作,提出促进资源节约、土地整治、生态保护修复、污染防治、核与辐射安全、海洋、测绘、国家公园建设、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财政政策建议。参与拟订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发展规划、政策等。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下设五个处:综合处、自然资源处、生态环境处、林业草原处、应急管理处。



营口市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浮渡河口-白沙湾区域项目

具体目标:

修复岸线长度不低于6.58公里
恢复与修复滨海湿地不低于300公顷,
新建离岸防护沙坝长度1800米
拆除河口非透水堤坝900米,
拆除围堰2040米
拆除填海2.65万平方米
修复海岸带生态防护廊道7.4万平方米
建成河口-海湾-海岸生态防灾监测预警系统。


中新网沈阳6月15日电 (李晛)记者6月15日从辽宁省财政厅官网获悉,辽宁省营口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顺利通过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组织的竞争性评审,获得财政部3亿元补助资金。

据了解,为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2021年财政部继续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通过竞争立项方式,重点支持全方位、全海域、全过程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营口市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优化岸线空间布局,合理配置海岸线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海岸线资源,改善海岸和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实现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营口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总投资5.28亿元,针对营口浮渡河口、白沙湾海岸带防护空间、湿地生态功能恶化,防灾减灾能力弱化等现状,通过实施海岸带空间整理及防护林工程、河口潟湖的沙坝养护工程、砂质海岸的离岸沙坝及沙滩恢复工程,修复岸线长度7.5千米,新建离岸沙坝长度2.5千米,建成海岸带生态防护廊道7.5万平方米。

营口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实施,将使潟湖湿地的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河口-海湾的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沙坝-岸滩的消浪能力得到提升,实现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减灾功能的协同增效,海岸带防灾减灾能力提升30%以上,确保海岸带的安全性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平衡,提升海岸带服务功能,促进海岸带经济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按照省政府“三落实”专项行动部署,辽宁省财政厅将会同省自然资源厅,监督指导营口市全力做好项目实施工作。同时,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完)


20230406_营口市自然资源局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新闻发布稿_营口市人民政府来源

辽宁营口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EPC)工程劳务分包招标公告(截图|来源
政办发〔2022〕27号:营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营口市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营口市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一期)浮渡河口-白沙湾修复区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20230407_生态修复_营口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EPC_辽航通〔2022〕0244号(截图|来源




财政部关于印发《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的通知

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的通知

财政部官网:拟支持项目名单!2023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竞争性评审选拔结果公示

关于下达2021年中央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预算的通知

看!河北海岛“体检”报告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河北省海洋地质资源调查中心)申请测绘资质主要信息公开表(试行)



海洋减灾网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按照《2021年度部门项目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工作方案》(自然资预警函[2021]12号)的部署和要求,中心于7月20日组织开展了海岸带牡蛎礁、砂质海岸、淤泥质岸滩三类典型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标准培训。

附件: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11部分:淤泥质岸滩.pdf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7部分:牡蛎礁.pdf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8部分 :砂质海岸.pdf



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省级典型案例分享 (来源)
2023-04-07 14:48:00
2023年3月30日,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技术指导委员会在深圳组织召开生态环境智慧监测技术专题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研讨会上,部分试点单位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介绍了智慧监测优秀案例,分享了先进经验。今天我们一起了解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的试点建设经验。
江苏省

江苏省以“大监测、智运维、全联动、强管控、重会商”为原则,构建全省“网维联控”智慧监测体系,走在全国前列。“大监测”—构建全要素、全覆盖、全天候、全过程的监测网络。一是完善生态环境感知监测网络,提升环境感知能力;二是构建融合信息应用体系,适应新形势业务应用需要;三是全面整合环境信息资源,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智运维”—科技赋能,严守数据质量防线。集分析、运维、调度管理为一体,提供事前预警、事中处理、事后追溯及运维巡检全方位、全流程、全智能的监管,真正实现24小时全天候运维,强化监测数据质量保障,实现零盲区、零隐患管理,保障监测数据和运维数据“真、准、全”。“全联动”—构建“云边端”分析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强化大气环境质量实况报警及管控、水环境全流程解析溯源、生态遥感智慧分析、陆地生态系统碳汇遥感分析技术能力,实现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强管控”—深化智慧监测创新应用。创新性建设江苏省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平台、生成太湖流域主要污染物“热力图”、建设陆海统筹多源数据协同分析系统。“重会商”—决策指挥、应急联动、预警预报。重点打造统筹决策的央地会商体系及精准管控的省级会商体系,积极做好省级平台与国家平台的协同联动,不断拓宽应用场景,充分挖掘数据潜在价值,加强江苏省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的关联分析。

山东省

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紧紧围绕山东省生态环境管理需求,坚持大数据思维,先期重点打造“生态环境数据超市”和“空气质量高值区智慧管理”两个试点应用场景,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全国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积累了经验。基于智慧监测应用平台建立的“数据超市”,实现了数据服务方式由过去各业务部门分散的共享交换向依托资源中心统一的集中服务转变,数据“一个入口”统一汇聚、“一个模式”统一治理、“一个出口”统一服务,构建起互联互通、共享共用的数据资源体系,实现了环境监测数据的“即产生、即汇聚、即共享、即开放”。空气质量高值区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和大数据综合分析系统在全省16市推广应用以来,已成为山东省推进精准治污,有效传导治污压力,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手段。系统已累计锁定并消除400多次高值区,指导各地对症下药、掐尖削峰,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广东省

广东省在智慧监测取得多项创新突破,一是在全国首创研发了面向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一体化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为全国做出示范。建立全省统一的监测人才库、仪器设备库、监测方法库、评价标准库、耗材库、行业工艺库等全省统一的数据库,实现从采样、分析、质控、审核、签报等全过程标准化、无纸化与智能化留痕管理,已在21个驻市站和6个县区站推广应用,其中7驻市站实现了无纸化操作。二是建设了智慧监测大数据平台,重点打造1+1+1+N的智慧监测应用体系,构建监测综合管理平台,对全省监测机构的人、财、物、事的协同管理,打通监测方案、任务分解、任务流转、监测分析、仪器耗材、资金测算、人员资质、标准方法、质量控制及数据评价等各个环节的数据流,形成从数据采集、数据汇聚、数据整合、数据加工到数据共享应用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水环境、大气环境“一网统管”,挖掘数据价值,加强关联分析,赋能环境管理,支撑广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附件:
1-江苏省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工作及典型案例汇报
2-山东省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场景建设实践
3-广东省数据治理 赋能智慧监测体系建设





Byp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