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雾

海雾,一般指发生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低层大气中一种水汽凝结的天气现象,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下,呈乳白色,其受到海面因素影响通常分为辐射雾平流雾地形雾锋面雾蒸汽雾,其中辐射雾和平流雾较为常见。

辐射雾,是由于下垫面因为辐射散热冷却,贴近下垫面的大气层变冷而形成,包括海面浮膜辐射雾,盐层辐射雾和冰面辐射雾;

平流雾,是由于大气水平流动作用而产生的雾,分为平流冷却雾平流蒸发雾平流蒸发雾为海水蒸发使水汽达到饱和状态而形成的雾,雾层不厚且不浓;平流冷却雾是暖湿空气移到较冷的海面,冷却而形成的雾。平流雾的垂直厚度从几十米至两千米,水平范围可达数百千米。

我国近海的海雾以平流冷却雾为主,雾季从春至夏自南向北推延,入夏之后,暖性深厚的太平洋高压脊向西北伸展至我国沿海地区,引发的海雾持续时间较长。


海雾的危害

作为一种常见的海洋气象灾害,,会对:

交通作业的影响海雾引起能见度降低,对沿海地区的飞机起降、沿海高速公路、海上交通运输、船舶进出港、海上石油勘探,港口作业以及军事活动等造成不良影响;

农作物生产影响:由于雾气会减少日照时间,低温高湿会对沿海地区农作物造成危害;

沿海建筑物影响:雾水中的盐分会对沿海或海上建筑物产生一定程度的腐蚀;

通讯电磁波影响:海雾发生期间近海海面水汽含量大,不同波段电磁波的吸收、散射和反射特性也会受到水汽的严重干扰,特别对光量子信号的传输造成的极大影响。

根据青岛海事局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2年青岛海事局管辖水域共发生海上事故78起,平均每年11起,对青岛港通航安全带来威胁,事故类型主要以碰撞和搁浅为主,总计占61%[1]。船舶搁浅主要由能见度、风、流等原因造成;碰撞事故大多因为海上交通密度过大以及恶劣自然条件造成,浓雾导致的海上能见度不良是影响交通安全得到重大隐患。


海雾的地理分布特点

南海的海雾只限于沿岸附近,雾区主要集中于琼州海峡和雷州半岛沿岸,2-3月发生频率最大;

东海海雾始于3月,终于6月,雾区主要集中于台湾海峡西岸沿海(3-4月最明显)和舟山群岛附近海域(4-5月最盛)。东海黑潮以东海域海雾明显减少;

黄海整个海域都有海雾,雾区多集中于山东半岛东北端的成山头一带,另一个中心在山东半岛南部的青岛潮连岛附近海域,集中发生在4-7月。

从黄海北部进入渤海,海雾显著减少,渤海西岸从莱州湾以北到秦皇岛的广大海区基本没有海雾。


海雾的时间分布特点

中国近海的海雾出现在1-7月份,除了局部海区(山东成山头外海)外,其他海域赛季于8月结束。详情请点击《海雾的时间分布特点》查阅。





【专题内容】
海雾的时间分布特点
海雾的观测识别
海浩
海雾研究

Last update: 2022-09-06|Pageview:537


BypInformation